【作文】扯闲篇儿(二)东岳庙的二胡(总01903-文0968)

快三软件app下载官方

快三软件app下载官方

  • 首页
  • 快三软件app下载官方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快三软件app下载官方 > 新闻动态 > 【作文】扯闲篇儿(二)东岳庙的二胡(总01903-文0968)

    【作文】扯闲篇儿(二)东岳庙的二胡(总01903-文0968)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8-07 21:47    点击次数:182

    图片

    【作文】

    扯闲篇儿(二)东岳庙的二胡

    (总01903-文0968)

    北京人说话,要么啰嗦,要么简洁。跟扯闲篇儿有关系的同义词里,还有一句话,这句话就一个字儿,叫“扯”。

    甭管谁家长,谁家短,都是“扯”。

    有人说,有人听。听者一撇嘴,说出一个字儿“扯”,满脸的不屑一顾。

    “胡扯”“瞎扯”“扯臊”“扯老婆舌”“东扯葫芦西扯瓢”,都是“扯”。

    “胡扯”“瞎扯”“东扯葫芦西扯瓢”就是不谈正事儿,光扯闲篇儿。而“扯臊”“扯老婆舌”就不是好听的话了,在某些时候儿,还有斥责和谩骂的意味。

    北京还有一句俏皮话儿,叫“东岳庙的二胡儿——鬼扯”。

    东岳庙是祭祀东岳大帝的场所,与鬼神文化有联系。二胡儿作为弦乐,需要用马尾弓“扯”弦演奏。东岳庙传出了二胡儿的声音,那不是“鬼扯”的,还能是谁扯的。

    若是说谁在鬼扯,那就是在指责谁无中生有,胡说八道了。

    说起“张家长李家短”这句扯闲篇儿的话,要是捯起根儿来,不是现在才有的新词儿。

    真要追溯起文字记载,在大明朝就有了。最早见于元末明初的一位举世闻名的作家——施耐庵。

    图片

    施先生在元末(约一三五三年)曾担任张士诚的军师,后因两人意见不合而隐居著书,这才有了一部旷世才子书——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《水浒传》。

    根据施先生生平推断,主要创作阶段集中在元惠宗至正年间,也就是一三四一年至一三六八年的隐居期间。

    大明朝就是始于一三六八年,由此可见,《水浒传》成书于元末明初。

    施先生在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一回里,写了这样儿一段儿话:“那婆子吃了许多酒,口里只管夹七带八嘈,正在那里张家长,李家短,说白道绿。”

    您看看,我没胡扯吧,这张家长李家短的话,是不是打大明朝就有了。

    明朝末期,还有位著名的作家,叫凌濛初,怹编著了拟话本小说集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和《二刻拍案惊奇》,合称“二拍”,与冯梦龙的“三言”齐名。

    冯梦龙的“三言”指的是《喻世明言》《警世通言》《醒世恒言》。

   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“三言”“二拍”的最后一部,卷一“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”中有:“船中人你说张家长,我说李家短”的描述。

    明朝遗民丁耀亢著有《续金瓶梅》一书,书中说:“这媒婆上千上万,心里有一本美女册子,张家长李家短,偏他记得明白。”

    清代康、雍、乾时期的文人夏敬渠,写过一部长篇小说《野叟曝言》,小说中第二十六回有一段儿这样儿的描述——

    “春红自与大奶奶商议,公子却如飞跑到张老实家,在门缝里失惊打怪的张看。里面那些邻妇只顾张家长李家短,夹七夹八的乱嘈,张妈只顾劝着吃酒吃菜,石氏璇姑只顾出神呆坐,由这公子窥觑,竟没一人瞧见。”

    好啦,佐证不少了,接着扯咱们的闲篇儿。

    不过,扯闲篇儿也不能瞎扯,虽说这“张家长李家短”的就是个闲盘儿,要是不过脑子扯出了圈儿,扯到兴头儿上,谁长谁短的嘴上扯瓢啦,弄不好,也能惹来杀身之祸,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。

    【未完待续】

    【作文】

    扯闲篇儿(二)东岳庙的二胡

    (总01903-文0968-插0417-图04080)

    图文:梁佛心

    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  栏目分类